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让学生与家长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构建增进和谐家庭关系,3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大连晚报社承办,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一诺食品旗舰店协办的大连市文明家庭创建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活动之“清明承古韵 家风永流传”活动在一诺食品旗舰店举办,来自大连晚报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和家长们共同制作青团拼盘,创作诗歌贴纸画等。
在清明节民俗分享环节中,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的郭译阳、常天宁同学通过PPT展示、故事讲述等形式,为大家详细讲解清明节气的起源、气候特征、农事活动,踏青、插柳、放风筝、吃青团等传统习俗,以及缅怀先烈、扫墓祭祖等,帮助孩子和家长深入了解清明节气。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传承。在家风故事分享环节中,来自沙河口区西南路小学五年二班的王心钰和葵英小学一年二班的刘芷溢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家风故事、家训格言。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勤奋努力等优秀品质的传承事例,让大家感受到家风的力量。
充满创意的手工诗歌贴纸画环节和青团沙拉拼盘制作环节,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的沙拉拼盘作品同样创意满满。
“通过今天的活动,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清明节气的特点、由来及丰富的传统习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在制作青团沙拉拼盘、诗歌贴纸画等活动中,孩子们还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我们亲子间的情感也更加深厚。同时,我们在活动中回顾了革命先烈、家庭故事,分享了家训家规,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大连晚报小记者活动心得分享】

《季布一诺 诚信永传》
你们知道“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吗?它和一位叫季布的古人有关,他的故事蕴含着宝贵的家风传承,值得每个人学习。
我想起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同学约好周六一起去公园放风筝,可到了周六,我正准备出门时,电视里播放着我最爱看的动画片。我心里十分纠结,一边是特别想看的动画片,一边是和同学的约定。就在我犹豫时,妈妈提醒我季布的故事,想到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于是,我关掉电视,飞快赶到公园。看到同学时,她高兴地朝我跑来,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那一刻,我特别自豪,也明白了诚信能让友谊更牢固。
作为小学生,我们的生活里其实处处都有诚信的考验。答应帮同学讲解难题,就不能因为自己想玩而推脱;承诺按时完成作业,就不能因为偷懒而拖延。诚信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成长中收获信任和友谊。

《“六尺巷”的故事》
在我心中有个故事,如同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我们家为人处世的道路,那就是“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的王家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问题起了争执,互不相让,便千里传书,希望大学士张英出面“摆平”。可张英的回信只有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完信,深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深受触动,同样后退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传颂至今。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也一直言传身教,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化作我们的家风。大姑姥姥没有孩子,去年她生病住院没人照顾,亲人们开始都说太忙没时间,妈妈和大舅主动提出轮流陪护,后来大家也都来帮忙了。大姑姥姥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很快就康复出院了,全家人的心也贴得更近,更加和睦温馨了。

《清明探古韵,体验乐无穷》
今天,我有幸参加大连晚报小记者组织的“清明承古韵,家风永流传”活动,每分每秒都充满惊喜与收获。
活动开始,辽师大的学生姐姐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清明节的起源。从介子推的故事,到清明如何从节气演变成节日,我听得入神,感觉自己像个探索历史的小侦探,挖掘到好多新知识。在手工环节,我充分发挥创意,拼贴出属于清明的扇子。当我拿着扇子,大方上台分享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心里既紧张又自豪。台下小伙伴们专注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后,我和好朋友们一起制作拼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美食摆出漂亮的造型。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还锻炼了动手与表达能力。

【拼盘中的一诺食品】


一诺食品旗舰店是大连晚报学生记者团的实践活动基地之一,未来还会和同学们一起解锁更多一诺美食。
你也想尝尝吗?
导航来【一诺食品旗舰店】店内选购
或者登录小程序下单购买!
导航来【一诺食品旗舰店】店内选购
或者登录小程序下单购买!
